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印巴相爭中國得利?中國保持低調難掩全球軍售變局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2025年5月,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激烈沖突,巴基斯坦疑動用中國殲-10C戰機擊落多架印度戰機,震撼全球軍事界。專家認為:「這是一個重要裡程碑。不僅巴基斯坦,連孟加拉、斯裡蘭卡等國也可能會購買更多中國武器,也意味著中國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。」https://t.co/iSsNeejJeP— BBC News 中文 (@bbcchinese) May 27, 2025


2025年5月,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激烈軍事沖突,戰機呼嘯、導彈交錯,根據報導,兩國均動用了先進武器。後來在盟友調停與雙方克制下,沖突休兵,但緊張關系依然持續。

此次沖突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,源自媒體傳出消息,巴基斯坦空軍出動中國制造的殲-10C戰機與PL-15空對空導彈,成功擊落多架印度戰機,包括法國制陣風戰機(Rafale),震撼全球軍事界。根據《紐約時報》分析,若此消息獲證實,這將是中國媒體稱之為“大國重器”的殲-10戰斗機首次參與實戰行動。


此戰之後,各界將焦點轉向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與未來銷售:中國軍武是否能憑此吸引更多買家,持續擴大市場?這又將如何影響區域政治演變與安全?西方主要競爭對手,如美國,是否會采取行動與此抗衡?

對此,義大利智庫“國際安全研究團隊”(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)中國研究專家卡洛塔·裡納多(Carlotta Rinaudo)接受BBC中文采訪時直言:“說到底,印巴沖突背後的真正贏家是中國,但北京的這場勝利是在全球認知作戰上取得的。”

軍售以及中國的長期影響




圖像來源,EPA,媒體傳出巴基斯坦空軍出動中國制造的殲-10C戰機與PL-15空對空導彈擊落數架印度戰機,包括法國制陣風戰機(Rafale),震撼全球軍事界。若此消息獲證實,這將是中國的殲-10戰斗機首次參與實戰行動。

卡洛塔·裡納多告訴記者稱,中國軍武的表現成為全球矚目的“廣告”,重塑了軍工品牌形象:“中國的武器出口不只是為了利潤,而是更大戰略的一部分。通過價格實惠、不附條件、並提供長期支援的軍售,中國正建立一個與其利益一致的國家網絡。這可能削弱西方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。”

她進一步表示,中國軍售模式類似“一帶一路”,透過武器供應、培訓與顧問支持,逐步讓買家形成對北京的依賴。


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森研究所(Hudson Institute)非長駐研究員長尾賢博士(Satoru Nagao)從戰略角度向BBC解釋:“對軍隊來說,通常會使用武器長達30年或更久,這代表買家與供應商之間是一種長期關系。因此,若許多國家向中國購買武器,就意味著它們長期依賴中國中國因此能擴大其影響力。”

長尾賢認為,若殲-10擊落陣風戰機,對於印度周邊國家來說,中國武器顯得“性價比”很高,且長期因缺乏實戰成果受質疑的中國軍武,此次證明其戰場實效,“這是一個重要裡程碑。不僅巴基斯坦,連孟加拉、斯裡蘭卡等國也可能會購買更多中國武器,也意味著中國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。”

然而,防衛專家提醒,分析中國軍售市場未來發展,不能僅聚焦單一軍事采購平台,關鍵在於中國武器系統的整合能力。以巴基斯坦為例,該國是特殊案例,其軍隊高度依賴中國裝備。

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(GMF)亞洲資深研究員馬安洲(Andrew Small)告訴BBC:“中國對全球的軍武推銷論點不只是‘買我們的戰斗機’,而是:與中國建立廣泛且深入的國防合作關系(像巴基斯坦這樣)有真正的價值。”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9 秒